為什麼 CPR 人偶叫做安妮?揭開 Resusci Anne 背後的感人故事

你是否曾經在 CPR 課程中看過一個標準的人體模型,老師稱她為「安妮」?你是否好奇,為什麼這個 CPR 人偶會有一個女性名字,而且是全世界通用的?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這位被稱為「Resusci Anne」(復甦安妮)的人偶背後,那段結合藝術、醫療與人性的真實故事。

二、AED與CPR人偶的誕生:安妮的臉再現生命的教育
時間快轉到 1950 年代,挪威的玩具製造商 Åsmund Laerdal 開始與心肺復甦專家 Dr. Peter Safar 和 Dr. Bjørn Lind 合作,研發一款可以模擬人工呼吸與胸外按壓的訓練人偶,用於教授 CPR 技術。
Laerdal 在挑選人偶臉部模型時,回想起自己曾收藏的塞納河少女面具。他認為這位看起來安詳的少女,最能代表人們在面對死亡邊緣時的樣貌,也能激起救援者內心的同理心與尊重。
於是,「Resusci Anne」這位 CPR 人偶誕生了。她不只是急救訓練用的人偶,更是千千萬萬生命教育課程的第一位受訓者。

三、Resusci Anne 對急救教育的巨大貢獻
Resusci Anne 的出現,讓 CPR(心肺復甦術)教學邁入全新紀元。過去,由於缺乏實際操作的人體模型,學員只能靠理論學習 CPR 技術,實戰經驗非常有限。
透過這款人偶,學員可以學會:
- 正確的按壓深度與節奏(每分鐘 100~120 下)
- 口對口人工呼吸的正確位置與方法
- AED 電擊操作流程與配合
事實上,自 1960 年問世至今,全球已有超過 5 億人 透過安妮這款人偶學會 CPR 技術。許多人在真實情境中,真的用這些技巧救回了生命,而 Resusci Anne 成為這些「救命技術」的啟蒙導師。

四、從「無名少女」到「救命英雄」的文化意義
Resusci Anne 不只是一個人偶,更是醫學與人性交會的象徵。她代表著:
- 每一位等待急救的人:她是無名的、安靜的,卻值得每一位學員付出全部去拯救。
- 每一次實戰演練的替身:安妮承載了無數次緊急救援的演練與失敗,為的是在現實中有人成功存活。
- 急救教育的里程碑:她讓學習 CPR 不再只是理論,而是真正的技能傳承。
事實上,許多學習 CPR 的課程名稱就直接以「CPR 安妮」、「Rescue Anne」、「Little Anne」來命名,可見她的文化影響力。👉CPR急救用具購買服務

五、今日的 CPR 訓練人偶多元進化
現在市面上的 CPR 訓練人偶已發展出多種版本,包括:
- 成人版安妮(Resusci Anne Full Body)
- 兒童版 CPR Manikin(Little Junior)
- 嬰兒版 CPR 人偶(Baby Anne)
- 智慧互動型 CPR 人偶:可搭配 App 回饋按壓深度與節奏👉CPR急救用具租賃服務
不論版本如何演進,這些 CPR 人偶幾乎都延續了「安妮」的命名傳統,讓這位無聲的少女,持續在世界各地進行最重要的教育——教人如何拯救生命。
六、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下一個「救命者」
從塞納河無名少女的面容,到如今遍布全球各地 CPR 教室的訓練人偶,「安妮」的故事提醒我們:即使微小、沉默,也能帶來改變世界的力量。
學會 CPR,不只是技術,更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。